跳到主要內容

Setouchi Triennale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 2013 [夏季展] - 男木島


男木島【Ogijima】


今天的跳島之旅更悠哉了,打算花一整個早上漫遊男木島,下午再看心情決定要一併征服女木島或是來個高松市區之旅。

吃完早餐之後,慢慢地吹著海風散步到了港口,哇,天空晴朗的不像話。夏天四國的海真是太棒了。


高松港邊,作品第142號 大卷伸嗣 Liminal Air -core-


往小豆島的交通船


高松往男木島約四十分鐘船程,中途會先經過女木島。因為天氣很好,索性跑到船尾坐在半開放的長椅上,遠方島嶼構成美麗的剪影,加上藍白漸層的天空與海,what else do I long for? 

坐下來不久,旁邊的日本媽媽對著我咕嘰咕嘰的說起話來,只好很窘的跟她說:「Sorry, I don't speak Japanese.」結果熱情的日本媽媽說:「I can speak a little English!」所以我們就用一點點英文跟我超級破的日文單字開始聊了起來。日本媽媽說她是從「Hiroshima」來的。「Hiroshima?」我很疑惑的重複。「You don't know Hiroshima!?」日本媽媽很驚訝。我想是不是很有名的地方,靈機一動趕緊拿出紙筆請她寫漢字。「Can you write 漢字 for me? I can understand it better。」「広島」日本媽媽寫下來之後,我趕緊點頭說絕對知道廣島啊,很有名的地方。「我跟你一樣也是一個人來玩喔」「春季展也有來,去了直島,那時候還有點冷呢,風很強啊!」原來是個很知性的媽媽啊~接著日本媽媽問我在做甚麼工作啊?台灣上班族連放五天的假很容易嗎?(嗯,如果任性一點,老闆也拿你沒辦法啊,我內心偷偷OS...)真的是好奇心十足的日本媽媽啊!

日本媽媽是廣島來的,所以順便請她推薦瀨戶內海上靠近廣島的旅遊景點,也聊到了我很喜歡的卡通「給桃子的信(ももへの手紙)」,電影裡的小女孩 - 小桃住的"汐島"是導演參考了安藝灘諸島裡的「大崎下島」畫的唷!

 

日本媽媽推薦的景點,就是開車把安藝灘諸島(本州下蒲刈島→上蒲刈島→豊島→大崎下島→岡村島→四國)走一遍,下一次瀨戶內海的降落地決定!


(日本網友翻拍的安藝灘諸島地圖)

大家有機會一定要看「給小桃的信」喔,裡面的三隻妖怪 - 阿岩、皮皮跟豆豆超逗趣的,劇情很質樸,結尾我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療癒啊~


大崎下島上真的有這個瞭望台唷!

日本媽媽早上要先逛女木島,所以中途先下船了,我再坐了二十分鐘也抵達男木島了。一接近港口竟然有幾個像是澳洲毛利人蹦蹦跳跳的迎接我們。我到底搭船到了哪裡啊?



男木島的大小介於犬島跟豊島之間,作品主要集中在島嶼南邊,全部逛完大概需要三到四個小時。島上地形高低起伏的,就不囉嗦地以雙腳展開探索吧。

一下船立刻會看到有名的「男木島之魂」,屋頂以多國文字構成,呈現人類的多元性,老實說對我而言這個作品有點太過國際化了,跟男木島本身似乎有點距離,但陽光灑下的影子很美,適合攝影魔人們使用XD。這是個適合進去吹個冷氣、拿地圖跟簡介,還有跟可愛老婆婆購買島上紀念品的親切空間。


No. 42 Jaume Plensa 男木島之魂

順著指標開始爬坡摟!男木島上的路窄窄的,不是蜿蜒的上坡就是繼續蜿蜒的下坡。作品跟作品間的距離都不算遠。


首先來到島上有名的「ONBA.FACTORY」。男木島的地形高高低低的,因此這裡的爺爺婆婆們習慣使用四輪手推車(日文稱為乳母車,也就是Onba)搬運貨物與生活用品。成立於2009年的ONBA FACTORY說服當地婆婆們提供自己的Onba們進行改造,讓它們成為色彩繽紛且具有個人辨識性的藝術作品。這個改造計畫真正融合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是讓我覺得很棒也很感動的地方。關於Onba,這篇報導還蠻不錯的:「瀨戶內藝術季(二):找回老人笑容」。這裡也有個小巧的ONBA CAFE,想歇歇腿的人可以坐下來看看海景。


No. 46  大島よしふみ ONBA.FACTORY



甚至還有已經退役的郵政專用乳母車耶!

2013年8月5號因老朽化而正式引退的郵政ONBA!  XD

沿著彎彎曲曲的小徑,來到了作品48號「Time Tube」,是個以數千數百個捲筒造型雜誌及報紙,利用高高低低吊掛排列,營造成為具有時光流動性、彷彿身在萬花筒內部的奇異空間。入口處有任人自取賞玩的萬花筒,記得用右眼看著洞口,雙手耐心地多轉幾分鐘,會有驚喜出現喔!可惜萬花筒沒在販售,不然真想買回家給會被萬花筒吸引的老爸。

No. 48  川島猛與朋友們 Time Tube

Time tube裡的萬花筒們



Time Tube隔壁是個小Cafe,肚子餓的話可以來吃個新鮮的炸魚漢堡,有愛撒嬌的貓咪會陪你用餐。我還不餓,但有點熱,所以坐在這裡喝了一杯冰咖啡。殘酷的貓咪知道我沒有東西給她吃,所以完全沒有過來找我玩的意思.... 





悠悠哉哉的喝完冰咖啡之後,慢慢逛了島上其他的作品。沿途會看到作品45號真壁陸二先生的壁畫,利用島上廢材製作而成。


No. 45 真壁陸二 「Wallalley」

還有就地改造的蜿蜒水管,最頂端是瞭望台跟風管。

No. 50 谷口智子 Organ


這裡的作品散落在路旁或像下面這張照片一樣,裝置在不起眼的房舍裡,坐落在一般民宅旁邊。很親切不拘小節的。

No.. 51 栗真由美 Memory Bottle

接著到了我很喜歡的作品第53號,角文平的「Air Diver」。藝術家製作出瀨戶內海上的各座島嶼,依照彼此的相對位置,以長條鐵絲固定在房間散落的家具上。這個作品的地理位置選的很好,日式平房面對著海的這一側恰巧是一整片窗景,因此作品本身與外面的島景們相互襯托,虛實間安靜地穿透了時間/空間。


No. 53  角文平 Air Diver

開始頂著烈日走向非常討喜但離其它作品有點遙遠的作品第54號,山口啟介「歩く方舟」(Walking Ark)。今天天氣真的爆好的,我頭頂的煙已經冒了一層樓高了。想到BV的同事們正在七樓辦公室踏著地毯吹著冷氣討論等下中午要吃B2還是新光三越,我踩在海邊的石板路上,看著無敵海景,有種與世隔絕的違和感。




No. 54 山口啟介 Walking Ark   
Inspired by Noah's Ark, said the artist. 
男木島東側的海景。



散步回到了港口,這是作品第44號,西堀隆史的「時の廊下」。利用大約600支香川縣傳統的和傘傘骨所創作出來的奇幻空間。很遺憾的,雖然慎重的坐在中央的黑色木桌旁思索了一下,但我仍然搞不太懂這作品想表達的含意,只希望旁邊不會有日本鬼爬出來找我玩,有點陰森啊啊啊啊!!

二樓則是利用機器讓傘骨們不停旋轉的衍生作品,我還是抓不到作者的點@.@,殘念。

No. 44  西堀隆史  時の廊下


離開男木島時,已經下午兩點多了,飢腸轆轆而且被烈日曬得頭昏腦脹,因此與女木島的緣份僅止於站在甲板上欣賞碼頭邊的第31號作品,木村祟人的「Seagulls Parking Lot」。

No. 31 木村祟人 Seagulls in Parking Lot
Photo courtesy of Osamu Nakamura

Seagulls就是海鷗,在愛丁堡也有很多唷,本尊也在電線桿上露臉了,真的超可愛的啦!


Seagulls海鷗本尊出現
原本以為閒散的男木島之旅,因為作品們很紮實的散落在島上的關係,認真看完也挺耗費體力的。三點以後的時間,我就回到了高松,從JR開始把市區走過一遍。

首先當然沒忘記先吃個四國名產冷烏龍麵。香Q彈牙而且相當便宜。



這裡的商店街當然跟東京大阪完全不同,是種閒散的氛圍,有些獨立店與select shop相當不錯,尤其是丸龜町那一區。想要逛逛的人,可以先參考這個地圖喔:「高松丸龜町商店街」。多少有個概念~ 

我還蠻慶幸有花一點時間認識高松市區的,雖然是個跳島之旅,但來到高松也算是很難得,所以,散步在人行道上,觀察上班族跟學生們的穿著,坐下來喝杯咖啡,體會一下四國的生活節奏,也是一種旅行的方式呀。我也聽了姐姐的話,到當地超市買了巨無霸水蜜桃吃,一顆才一百塊台幣,日本的水果真的會讓人落淚啊!


兵庫町商店街

黃昏的丸龜町


明天會移動到直島上,住在民宿裡,因此今天晚上就繼續慢慢地在市區消磨時間,吸一吸city air,同時默默地想像明天這個時候自己坐在本村港邊喝啤酒看星星的畫面,哈哈。直島我來了。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17 Long Break -【南極(四):穿越惡名昭彰的德瑞克海峽!Let's Cross the Drake Passage!】

穿越惡名昭彰的德瑞克海峽! Let's Cross the Drake Passage! 🙋【前情提要】 南美洲+南極 - 前言 & 行程簡介 南極(一):自助安排 Antarctica, Here We Come! 南極(二):航程介紹,從烏蘇懷亞出發!Antarctica Cruise - Itinerary, Starting from Ushuaia 南極(三):啟航,踏上海鑽石號探險船 Embarkation Day, Step on Ocean Diamond 德瑞克海峽上的風浪 Day 3 - 4 穿越德瑞克海峽 (Passing the Drake Passage) 出發到南極前做了一些功課,大部分的前輩們提到最具挑戰性的就是穿越德瑞克海峽的這兩天。 德瑞克海峽 (The Drake Passage)屬於南冰洋的一部分,位於大西洋與太平洋交界處,以海相惡劣聞名。 在德瑞克海峽上航行,就像是48小時non-stop搭乘慢動作的海盜船,整艘海鑽石號規律地往左搖再向右擺,躺在船艙安穩的被窩裡,一邊聽著船舶金屬摩擦發出「嘎~茲、嘎~茲」充滿節奏的聲音,一邊嗑著船醫提供的強力暈船藥,昏昏沉沉的吃完就睡、睡醒再吃,其實好像也沒那麼不舒服,算是安然度過德瑞克海峽的挑戰。 頭暈時吃塊薑糖可以止吐唷!不暈也會吃,因為很好吃呀! 為了讓所有的人在登陸南極前身心都準備好,這兩天也必須參加好幾場講座,像是: "Mandatory Landing Guideline & Zodiac Safety Briefing", "Birds of the Drake Passage and Antarctica Peninsula",  "Capturing the Experience: Photographic Bacics" "Seals of the Antarctica Peninsula",  "The Discovery of Antarctica and a Brief Chronology of Antarctica Exploration ...

2018 Long Stay in Singapore 【新加坡必吃推薦!- 武吉士/甘榜格南篇 Die Die Must Try in Singapore - Food around Bugis & Kampong Glam】

新加坡必吃推薦 - 武吉士/甘榜格南篇  Die Die Must Try in Singapore  -  Food around Bugis & Kampong Glam 甘榜格南的蘇丹回教堂,對面就是有名的Zam Zam餐廳 在加東前前後後住了幾個禮拜之後,感覺遠離塵囂太久了,於是我們決定前進市中心,搬到離市區很近的武吉士(Bugis)。武吉士其實還蠻方便的,有地鐵藍線與綠線交會,機場可直達,步行約10分鐘可到市廳(City Hall)、小印度(Little India),附近還有巴士站可以到馬來西亞。 武吉士附近有很多商場,包括Bugis Junction、Bugis+,還有有點像夜市的Bugis Street。充滿馬來風味的甘榜格南(Kampong Glam)也在附近。這兩個區域可以一起逛,先花兩個小時在甘榜格南逛逛景點,再到旁邊武吉士的商場逛街購物,傍晚再回甘榜格南的阿拉伯街(Arab St.)、哈芝巷(Haji Lane)逛逛小店、喝杯小酒或吃吃土耳其料理 。沒有接觸過馬來穆斯林文化的朋友,可以花個半天來甘榜格南這區稍微感受一下。 主要我還是想寫吃的,所以逛街遊玩的路線大家就參考下面這些網站吧: 感受文化的生命力:甘榜格南與哈芝巷 (Kampong Glam & Haji Lane) 武吉士購物樂 Top 10 Best Shopping in Bugis and Kampong Glam 哈芝巷 (Haji Lane) 馬來文化博物館 (Malay Heritage Center) - 以前蘇丹的皇宮 大華豬肉粿條麵 (👍👍👍👍👍👍) 官網: http://www.taihwa.com.sg/cl.htm 營業時間:(2018年資訊) 09:30 - 21:00,公休時間:每月第一、第三個星期一。 地址:Block 466 Crawford Lane #01-12 Singapore 190466  【大華豬肉粿條麵】(High Street Tai Hwa Bak Chor Mee)離綠線勞明達站(Laven...

2018 Long Stay in Singapore 【新加坡必吃推薦!- 加東小吃篇 Die Die Must Try in Singapore - Local Food around Katong Area】

新加坡必吃推薦 - 加東小吃篇  " Die Die Must Try " in Singapore   Local Food around Katong Area 加東街道一隅 👅 " Die Die Must Try " 新加坡有名的除了海南雞、叻沙、辣椒螃蟹等等美食以外,還有很逗趣的Singlish。聽說新加坡人會視情況轉換,上班時講標準英語,跟朋友聚會時講混雜著英語、華語、馬來語等在地方言的Singlish,大概就像我們台中人在外打拼講標準國語,回家鄉改講嘿啊嘿啊的台中腔, 差不多道理啦(明明差蠻多的...) 。 Anyway, "Die Die Must Try"在Singlish裡面算是好懂的俚語,意思就是「死也要吃」!! 在台灣人人都是美食家,其它可以不懂,就是不能不懂吃;甚麼錢可以省,只有吃飯的錢不能省。說真的我周遭真的有很多熱愛美食的人,讓我覺得自己對吃完全不算講究,所以介紹食物這件事對我來說挺棘手的。 在這裡我就用簡單的文字記錄一下吃過的東西,覺得有美好體驗的,就充滿敬意的加上👍,大家順路的話就去吃吃看吧,也歡迎給我feedback。 加東區域 Katong 加東(Katong)位處樟宜機場與市中心的中間地帶,離東海岸公園(East Coast Park)很近,是1920年代起本土華人(Peranakan)聚集的大本營,所以保存了很多娘惹風味的連棟店屋、吃食,與獨棟住宅,現在則是很多老外也喜歡住這兒~ 對加東有興趣的,歡迎參考網友寫的這篇:「 當文藝范遇到南洋風:體驗如切+加東的好風景 」以及新加坡官方介紹:「 探訪如切/加東 」,兩篇都有逛街路線的建議。 我們在這裡前後住了三個禮拜,已經喜歡上加東不同於市區的悠閒氣氛啦!我們在 Holiday Inn Katong 與 Village Hotel Katong 都有住過,後者房間很大,每間都有陽台,白天在房間裡,陽光灑落,特別有度假的感覺~ Along East Coast Road, Katong 一般在新加坡玩個四、五天的行程,除非為了吃328加東叻沙,否則比較不會特別到加東來玩,因為從市區目前沒有地鐵直達加東,需要搭公車(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