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Setouchi Triennale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 2013 [夏季展] - 犬島

犬島【Inujima】


犬島是個極小的地方,從高松港要抵達這裡不是那麼便利,而且會壓縮到我在豊島的時間,最初掙扎了老半天,沒辦法決定到底該不該去,但後來想,管它的,一個人的旅行就是絕對主觀的,甚麼該不該、符不符合經濟效益或時間成本這種東西,最終還不只是為了個人喜好所多做的解釋。既然有想去的念頭,那就想辦法去看看吧。最後決定這樣。

旅行就像是人生的縮影。在抵達目的地之前,你永遠不知道會不會喜歡這個地方,或許到達之後愛的不得了,也或許會失望透頂,但不管如何,只要你不靠自己一步一步的抵達,就永遠無法得到答案。


在快艇裡逐漸接近港口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犬島精煉所的煙囪,我立刻意識到,「啊,這就是犬島吧?太好了,是我會喜歡的地方」,第一印象 perfect。





一下船就會有工作人員引導你領取精鍊所的門票、簡介與回程船票的整理券,接著就跟著前面的人散步前往精鍊所。這片石牆是島上的花崗岩所沏的,毫不囉嗦的線條很適切地融入沿岸景色之中。

不知道為什麼,這種質樸不造作的風格讓我聯想到Isle of Islay

Somewhere near Port Charlotte, Isle of Islay

這些島上的建築景色,不是為了外來者而存在的,而是它長久以來不被動搖的生活方式。當我踏上它們的時候,心裡都是抱持著慎重且感激的心情,在有限的時間中盡可能地去體會土地與海風所傳達出來的訊息。


AREA I - 【No. 91 犬島精鍊所美術館】

犬島精煉所是1909年興建的鍊銅工廠,1925年即遭廢棄,象徵著日本近代工業化的遺跡。後來由Benesse集團出資,建築師三分一博志負責外場與藝術家柳杏典負責內場共同整理而成為目前的精鍊所美術館。網路上已經有眾多專業人士寫了許多精彩的文章介紹藝術祭各項展品,我在這裡就不野人獻曝了。只想簡單的紀錄一下自己的旅程。 







我這怪人特感興趣的是這裡的泥土,混著紅磚、黑褐色礦渣與原本土地的顏色,所以一條簡單的小徑也能讓我觀察很久。 






AREA II - 【ART HOUSE PROJECT】

參觀完精鍊所後,開始往西邊漫步到島民的生活區域,循著地圖開始參觀由建築師妹島和世和其他藝術家所呈現的五棟宅邸,順便也看看島上一般住家建築。



No. 99 淺井裕介 "Listen to the Voices of Yesterday Like the Voices of Ancient Times"

有個老婆婆的家就面對著第99號作品, 那天老婆婆推開門,笑嘻嘻的哇啦哇啦介紹起來,可惜我完完全全聽不懂她在說甚麼,只能送她一個露出我大門牙的笑容。。。


No. 95 荒神明香/妹島和世/長谷川佑子 S-Art House "Contactlens" 

No. 95 S-Art House

No. 94 荒神明香/妹島和世/長谷川佑子 A-Art House "Reflectwo" 


這個作品有個小入口,進去之後可以試著發出聲音看看,裡面的音場也會讓你露出一點門牙。 



No. 96 /妹島和世/長谷川佑子 "Nokanotani Gazebo 中の谷東屋  "


這是一個小小的休憩所,可以坐下來好好地聊天,屋頂的曲線會讓聲響變得出乎意料地有趣唷! 

島上隨處擺放了畫面中的Maruni SANNA兔子椅,置入性行銷的超有質感 XD。






悠悠哉哉的晃遊著,遇到了這家Uki Cafe,由於還有一個小時才要搭船,所以就在這裡吃了好吃的炸魚蓋飯簡餐【¥1,000】,配上新鮮沙拉+自製胡麻醬,加上冰咖啡,想不到小島上也有美食。 






如果可以,真希望可以好好的坐在這裡吹吹風,發個呆,但是想一想還是趕快起身,因為今天的重頭戲 - 豊島離我越來越近了! 




即使港邊的石頭是刻意放置的,卻看起來如此自在,十分佩服日本人深厚的人文底蘊。 

很幸運的,來到瀨戶內海上的第一個小島,就像坐在外婆家旁邊的小溪,我用手撈起清澈的溪水,洗洗臉擦擦脖子,五感就這麼逐漸甦醒了。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17 Long Break -【南極(四):穿越惡名昭彰的德瑞克海峽!Let's Cross the Drake Passage!】

穿越惡名昭彰的德瑞克海峽! Let's Cross the Drake Passage! 🙋【前情提要】 南美洲+南極 - 前言 & 行程簡介 南極(一):自助安排 Antarctica, Here We Come! 南極(二):航程介紹,從烏蘇懷亞出發!Antarctica Cruise - Itinerary, Starting from Ushuaia 南極(三):啟航,踏上海鑽石號探險船 Embarkation Day, Step on Ocean Diamond 德瑞克海峽上的風浪 Day 3 - 4 穿越德瑞克海峽 (Passing the Drake Passage) 出發到南極前做了一些功課,大部分的前輩們提到最具挑戰性的就是穿越德瑞克海峽的這兩天。 德瑞克海峽 (The Drake Passage)屬於南冰洋的一部分,位於大西洋與太平洋交界處,以海相惡劣聞名。 在德瑞克海峽上航行,就像是48小時non-stop搭乘慢動作的海盜船,整艘海鑽石號規律地往左搖再向右擺,躺在船艙安穩的被窩裡,一邊聽著船舶金屬摩擦發出「嘎~茲、嘎~茲」充滿節奏的聲音,一邊嗑著船醫提供的強力暈船藥,昏昏沉沉的吃完就睡、睡醒再吃,其實好像也沒那麼不舒服,算是安然度過德瑞克海峽的挑戰。 頭暈時吃塊薑糖可以止吐唷!不暈也會吃,因為很好吃呀! 為了讓所有的人在登陸南極前身心都準備好,這兩天也必須參加好幾場講座,像是: "Mandatory Landing Guideline & Zodiac Safety Briefing", "Birds of the Drake Passage and Antarctica Peninsula",  "Capturing the Experience: Photographic Bacics" "Seals of the Antarctica Peninsula",  "The Discovery of Antarctica and a Brief Chronology of Antarctica Exploration ...

2018 Long Stay in Singapore 【新加坡必吃推薦!- 武吉士/甘榜格南篇 Die Die Must Try in Singapore - Food around Bugis & Kampong Glam】

新加坡必吃推薦 - 武吉士/甘榜格南篇  Die Die Must Try in Singapore  -  Food around Bugis & Kampong Glam 甘榜格南的蘇丹回教堂,對面就是有名的Zam Zam餐廳 在加東前前後後住了幾個禮拜之後,感覺遠離塵囂太久了,於是我們決定前進市中心,搬到離市區很近的武吉士(Bugis)。武吉士其實還蠻方便的,有地鐵藍線與綠線交會,機場可直達,步行約10分鐘可到市廳(City Hall)、小印度(Little India),附近還有巴士站可以到馬來西亞。 武吉士附近有很多商場,包括Bugis Junction、Bugis+,還有有點像夜市的Bugis Street。充滿馬來風味的甘榜格南(Kampong Glam)也在附近。這兩個區域可以一起逛,先花兩個小時在甘榜格南逛逛景點,再到旁邊武吉士的商場逛街購物,傍晚再回甘榜格南的阿拉伯街(Arab St.)、哈芝巷(Haji Lane)逛逛小店、喝杯小酒或吃吃土耳其料理 。沒有接觸過馬來穆斯林文化的朋友,可以花個半天來甘榜格南這區稍微感受一下。 主要我還是想寫吃的,所以逛街遊玩的路線大家就參考下面這些網站吧: 感受文化的生命力:甘榜格南與哈芝巷 (Kampong Glam & Haji Lane) 武吉士購物樂 Top 10 Best Shopping in Bugis and Kampong Glam 哈芝巷 (Haji Lane) 馬來文化博物館 (Malay Heritage Center) - 以前蘇丹的皇宮 大華豬肉粿條麵 (👍👍👍👍👍👍) 官網: http://www.taihwa.com.sg/cl.htm 營業時間:(2018年資訊) 09:30 - 21:00,公休時間:每月第一、第三個星期一。 地址:Block 466 Crawford Lane #01-12 Singapore 190466  【大華豬肉粿條麵】(High Street Tai Hwa Bak Chor Mee)離綠線勞明達站(Laven...

2018 Long Stay in Singapore 【新加坡必吃推薦!- 加東小吃篇 Die Die Must Try in Singapore - Local Food around Katong Area】

新加坡必吃推薦 - 加東小吃篇  " Die Die Must Try " in Singapore   Local Food around Katong Area 加東街道一隅 👅 " Die Die Must Try " 新加坡有名的除了海南雞、叻沙、辣椒螃蟹等等美食以外,還有很逗趣的Singlish。聽說新加坡人會視情況轉換,上班時講標準英語,跟朋友聚會時講混雜著英語、華語、馬來語等在地方言的Singlish,大概就像我們台中人在外打拼講標準國語,回家鄉改講嘿啊嘿啊的台中腔, 差不多道理啦(明明差蠻多的...) 。 Anyway, "Die Die Must Try"在Singlish裡面算是好懂的俚語,意思就是「死也要吃」!! 在台灣人人都是美食家,其它可以不懂,就是不能不懂吃;甚麼錢可以省,只有吃飯的錢不能省。說真的我周遭真的有很多熱愛美食的人,讓我覺得自己對吃完全不算講究,所以介紹食物這件事對我來說挺棘手的。 在這裡我就用簡單的文字記錄一下吃過的東西,覺得有美好體驗的,就充滿敬意的加上👍,大家順路的話就去吃吃看吧,也歡迎給我feedback。 加東區域 Katong 加東(Katong)位處樟宜機場與市中心的中間地帶,離東海岸公園(East Coast Park)很近,是1920年代起本土華人(Peranakan)聚集的大本營,所以保存了很多娘惹風味的連棟店屋、吃食,與獨棟住宅,現在則是很多老外也喜歡住這兒~ 對加東有興趣的,歡迎參考網友寫的這篇:「 當文藝范遇到南洋風:體驗如切+加東的好風景 」以及新加坡官方介紹:「 探訪如切/加東 」,兩篇都有逛街路線的建議。 我們在這裡前後住了三個禮拜,已經喜歡上加東不同於市區的悠閒氣氛啦!我們在 Holiday Inn Katong 與 Village Hotel Katong 都有住過,後者房間很大,每間都有陽台,白天在房間裡,陽光灑落,特別有度假的感覺~ Along East Coast Road, Katong 一般在新加坡玩個四、五天的行程,除非為了吃328加東叻沙,否則比較不會特別到加東來玩,因為從市區目前沒有地鐵直達加東,需要搭公車(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