豊島【Teshima】
除了直島、犬島以外,瀨戶內海上還有豊島也是由Benesse Art Site Naoshima所管理的。在Benesse官網上能夠查詢這三個小島的展訊、交通方式,最重要的是,能直接預訂直島「地中美術館」及豊島「豊島美術館」的門票:http://ticket-basn.pia.jp/en/,只要多付¥210系統使用費就行了。持有藝術季護照的人不用緊張,雖然網路上付的是全票的價錢,到了現場只要出示你的訂票記錄和護照,工作人員會把多付的錢[備註1]退還給你,所以,和我一樣不喜歡當天才排隊拿兩、三小時以後的整理券的人,網路預訂是再理想不過的了~
[備註1]
舉例來說,豊島美術館一般門票¥1,500,持有藝術季護照只要付¥1,000,網路先預訂的人現場出示護照,工作人員會以現金方式把¥500退給你。
回到豊島本身,它有三個主要區域,地圖上標示出來的家浦港及唐櫃港周邊,和南邊的甲生。島上移動方式可選擇公車[¥200/次]或騎腳踏車[一般¥500電動¥1,000/天]。家浦港到唐櫃港中間是高高低低的丘陵山路,騎腳踏車其實會超累的,尤其八月份的陽光可是爽朗到一點也不收斂,所以我完全沒掙扎就直接決定搭公車展開輕輕鬆鬆的"藝術之旅"XD(雖說後來從唐櫃港走到心臟音還不是流汗流到爆炸)。
從家浦港下船後,我直接坐公車到「清水前」。來豊島前,我已經決定一定要去的是:清水靈泉、島廚房、豊島美術館,和唐櫃港的心臟音。其他展品就當作附加娛樂。清水靈泉從清水前下車就可以看到了。旁邊是第21號作品 - Particles in the Air 空の粒子。
清水靈泉不是展品啦!相傳是一位弘法大師挖掘出來的天然湧泉水,對於被海水包圍的小島來說,淡水自然是十分珍貴的。能夠體會島民重視靈泉的心情,因此再怎麼說都想來好好的喝上一口泉水。
這裡的水僅供飲用,取用之前可到旁邊另一個小水源洗洗手腳,保持清潔。我很開心的喝了一大口泉水,甜甜的,喝完感覺身體充滿靈性,非常滿足(大概真的很渴吧)。
抬頭尋找小島上的小樹精,除了茲茲作響的蟲鳴聲外,一無所獲,可能日正當中太過炎熱它們都躲在寺廟裡睡午覺吧~
我很喜歡這裡,僻靜、平實不造作。
肚子裝了甘甜的泉水,接著慢慢散步到島廚房,沿途小徑開始經過島民們的住屋,讓我驚訝的是在這小島上的樹叢竟然也能修剪的一分不差,日本人是否paranoid過了頭呢?哈哈,翻譯成官話就是認真嚴謹啦。
島廚房讓我佩服的是,廚房裡用了島民栽種出來的各種食材,而且會好好的標示出:今天的南瓜是半澤先生種的,大蔥是近藤太太家的。這裡集合了島民的心血,充滿誠意的烹調,呈現給遠道而來參觀的人們,很佩服實現這個idea的工作人員們。好期盼在台灣大小城鎮都有屬於當地的小店,比如說在台中淡溝里廚房,賣的不是法國第戎來的芥末醬,英國Devon的clotted cream,而是隔壁西屯路楊太太自製的香蕉抹醬。台灣已經有很多人默默的在努力做這些事了,所以我也要更認真的擁抱在地文化才對(第一步是抵抗想去BV生蠔吧吃比我手還大的法國扁蠔的慾望,擦汗)。
接著就往期待已久的豊島美術館出發!
豊島美術館的體驗是促成我寫下這次旅行的緣由。「啊!為什麼藝術家能夠用一項展品傳遞出無數的訊息呢?」「藝術品原來是經過精密的計算、確實的實踐,與想像力的極大化所呈現出來的,真正能稱為作品的東西。」現在回想起來,我還是難以用我貧瘠的辭彙表達出內心確實的感受。但無論如何很感謝這個地方。如果對豊島美術館也很好奇的人,勸你不要再看下去,不要事先看到展場的外觀,也不要事前了解這個作品,保持一無所知是最佳的!反正技術層面的資訊事後都可以慢慢研讀的。
這是豊島美術館前的坡地,右手邊是美術館,左手邊是一大片棚田,前方當然就是美麗的瀨戶內海。
忍不住貼了美術館裡唯一的作品「母型」的明信片照(裡面不能照相)。
出發前看到有部落客開玩笑稱豊島美術館為「豊島禪寺」,說有人進去五分鐘就放棄,有人卻在裡面待了個把鐘頭,讓我對豊島美術館超級好奇。但並沒有太多時間預先了解這美術館到底裡面是甚麼,也幸好是我的一無所知讓我進入展品「母型」裡時先是驚奇、困惑,然後太困惑了開始坐下來觀察、再觀察,腦中Alpha波不知不覺升高了63%,不知不覺接收到好多宇宙的訊息,感受了生命的流動與玄妙,離開時心靈充實度提升200%!現在回想起來都覺得自己能夠曾經坐在豊島禪寺裡真的好幸福。哈哈。
我真的很愛很愛這裡,因為太喜歡了所以不想多加描述這個作品。請大家有機會務必前來!
在母型裡一呆就是兩個小時,離開時都快五點了,我趕緊快馬加鞭走到唐櫃港,準備去最東邊看心臟音。
心臟音的位置浪漫到不行。它本身是個漆成灰黑色的小木屋,安安穩穩的放置在一處隱密的海灘旁。拉開木門進去,迎接的是兩位穿著醫生袍的工作人員(O.S.是想嚇唬誰啊XD),工作人員一臉嚴肅的在護照上蓋完章,允許我穿過櫃台,推開重重的金屬門,首先是個小房間,有螢幕顯示現在播放的是某一國的XXX在某年某月某日錄製的心臟聲,接著進入第二道門,就只剩下一顆依照心臟節奏閃爍的燈泡,還有單刀直入震耳欲聾的心跳聲。我有種侵入別人隱私的怪異感受,接著又覺得與這個陌生人親密了起來。冒著耳膜撕裂的風險,聽了大概五個人的心臟聲,有人跳得很快,聲音適中,有人好微弱而且頻率並不固定,有人的心跳則是很爽朗的噗通撲通跳著。
如果是醫生來這裡,大概會不太開心吧,「是嫌我平常看診聽的心跳不夠多嗎?」,鐵定會這樣咕噥。
因為已經沒有直接從豊島回到高松的直達船班,回程我採取了非常迂迴的路線,豊島-宇野-高松,繞了一圈才回到高松港。總之今天是無比充實的,原來藝術是理性行為的不斷重複後展現出感性的極致。我要向藝術工作者們獻出無上的敬意。
![]() |
Courtesy of Official Website: http://www.benesse-artsite.jp/access/map_teshima.html |
除了直島、犬島以外,瀨戶內海上還有豊島也是由Benesse Art Site Naoshima所管理的。在Benesse官網上能夠查詢這三個小島的展訊、交通方式,最重要的是,能直接預訂直島「地中美術館」及豊島「豊島美術館」的門票:http://ticket-basn.pia.jp/en/,只要多付¥210系統使用費就行了。持有藝術季護照的人不用緊張,雖然網路上付的是全票的價錢,到了現場只要出示你的訂票記錄和護照,工作人員會把多付的錢[備註1]退還給你,所以,和我一樣不喜歡當天才排隊拿兩、三小時以後的整理券的人,網路預訂是再理想不過的了~
[備註1]
舉例來說,豊島美術館一般門票¥1,500,持有藝術季護照只要付¥1,000,網路先預訂的人現場出示護照,工作人員會以現金方式把¥500退給你。
回到豊島本身,它有三個主要區域,地圖上標示出來的家浦港及唐櫃港周邊,和南邊的甲生。島上移動方式可選擇公車[¥200/次]或騎腳踏車[一般¥500電動¥1,000/天]。家浦港到唐櫃港中間是高高低低的丘陵山路,騎腳踏車其實會超累的,尤其八月份的陽光可是爽朗到一點也不收斂,所以我完全沒掙扎就直接決定搭公車展開輕輕鬆鬆的"藝術之旅"XD(雖說後來從唐櫃港走到心臟音還不是流汗流到爆炸)。
家浦港旁的小店 |
從家浦港下船後,我直接坐公車到「清水前」。來豊島前,我已經決定一定要去的是:清水靈泉、島廚房、豊島美術館,和唐櫃港的心臟音。其他展品就當作附加娛樂。清水靈泉從清水前下車就可以看到了。旁邊是第21號作品 - Particles in the Air 空の粒子。
No. 21 青木野枝 空の粒子 |
清水靈泉不是展品啦!相傳是一位弘法大師挖掘出來的天然湧泉水,對於被海水包圍的小島來說,淡水自然是十分珍貴的。能夠體會島民重視靈泉的心情,因此再怎麼說都想來好好的喝上一口泉水。
清水靈泉 |
這裡的水僅供飲用,取用之前可到旁邊另一個小水源洗洗手腳,保持清潔。我很開心的喝了一大口泉水,甜甜的,喝完感覺身體充滿靈性,非常滿足(大概真的很渴吧)。
清水靈泉 |
我很喜歡這裡,僻靜、平實不造作。
肚子裝了甘甜的泉水,接著慢慢散步到島廚房,沿途小徑開始經過島民們的住屋,讓我驚訝的是在這小島上的樹叢竟然也能修剪的一分不差,日本人是否paranoid過了頭呢?哈哈,翻譯成官話就是認真嚴謹啦。
浮在空中的樹叢! |
島廚房讓我佩服的是,廚房裡用了島民栽種出來的各種食材,而且會好好的標示出:今天的南瓜是半澤先生種的,大蔥是近藤太太家的。這裡集合了島民的心血,充滿誠意的烹調,呈現給遠道而來參觀的人們,很佩服實現這個idea的工作人員們。好期盼在台灣大小城鎮都有屬於當地的小店,比如說在台中淡溝里廚房,賣的不是法國第戎來的芥末醬,英國Devon的clotted cream,而是隔壁西屯路楊太太自製的香蕉抹醬。台灣已經有很多人默默的在努力做這些事了,所以我也要更認真的擁抱在地文化才對(第一步是抵抗想去BV生蠔吧吃比我手還大的法國扁蠔的慾望,擦汗)。
島廚房 |
接著就往期待已久的豊島美術館出發!
豊島美術館的體驗是促成我寫下這次旅行的緣由。「啊!為什麼藝術家能夠用一項展品傳遞出無數的訊息呢?」「藝術品原來是經過精密的計算、確實的實踐,與想像力的極大化所呈現出來的,真正能稱為作品的東西。」現在回想起來,我還是難以用我貧瘠的辭彙表達出內心確實的感受。但無論如何很感謝這個地方。如果對豊島美術館也很好奇的人,勸你不要再看下去,不要事先看到展場的外觀,也不要事前了解這個作品,保持一無所知是最佳的!反正技術層面的資訊事後都可以慢慢研讀的。
這是豊島美術館前的坡地,右手邊是美術館,左手邊是一大片棚田,前方當然就是美麗的瀨戶內海。
![]() |
正在健康地生長著的水稻們 |
忍不住貼了美術館裡唯一的作品「母型」的明信片照(裡面不能照相)。
出發前看到有部落客開玩笑稱豊島美術館為「豊島禪寺」,說有人進去五分鐘就放棄,有人卻在裡面待了個把鐘頭,讓我對豊島美術館超級好奇。但並沒有太多時間預先了解這美術館到底裡面是甚麼,也幸好是我的一無所知讓我進入展品「母型」裡時先是驚奇、困惑,然後太困惑了開始坐下來觀察、再觀察,腦中Alpha波不知不覺升高了63%,不知不覺接收到好多宇宙的訊息,感受了生命的流動與玄妙,離開時心靈充實度提升200%!現在回想起來都覺得自己能夠曾經坐在豊島禪寺裡真的好幸福。哈哈。
我真的很愛很愛這裡,因為太喜歡了所以不想多加描述這個作品。請大家有機會務必前來!
在母型裡一呆就是兩個小時,離開時都快五點了,我趕緊快馬加鞭走到唐櫃港,準備去最東邊看心臟音。
唐櫃港邊 |
走了十來分鐘,總算找到心臟音的指示牌。
心臟音的位置浪漫到不行。它本身是個漆成灰黑色的小木屋,安安穩穩的放置在一處隱密的海灘旁。拉開木門進去,迎接的是兩位穿著醫生袍的工作人員(O.S.是想嚇唬誰啊XD),工作人員一臉嚴肅的在護照上蓋完章,允許我穿過櫃台,推開重重的金屬門,首先是個小房間,有螢幕顯示現在播放的是某一國的XXX在某年某月某日錄製的心臟聲,接著進入第二道門,就只剩下一顆依照心臟節奏閃爍的燈泡,還有單刀直入震耳欲聾的心跳聲。我有種侵入別人隱私的怪異感受,接著又覺得與這個陌生人親密了起來。冒著耳膜撕裂的風險,聽了大概五個人的心臟聲,有人跳得很快,聲音適中,有人好微弱而且頻率並不固定,有人的心跳則是很爽朗的噗通撲通跳著。
如果是醫生來這裡,大概會不太開心吧,「是嫌我平常看診聽的心跳不夠多嗎?」,鐵定會這樣咕噥。
從心臟音建築物裡往外看 |
No. 27 Christian Botanski "Les Archives du Coeur" 心臟音 |
歸途:在唐櫃 - 家浦 - 宇野的船上 |
因為已經沒有直接從豊島回到高松的直達船班,回程我採取了非常迂迴的路線,豊島-宇野-高松,繞了一圈才回到高松港。總之今天是無比充實的,原來藝術是理性行為的不斷重複後展現出感性的極致。我要向藝術工作者們獻出無上的敬意。
留言
張貼留言